受訪者認為“有價值”的旅行應(yīng)該具備的特點:
看到了足夠多的風景/景點 62.79%
了解了當?shù)氐奈幕驓v史,增長見識 60.44%
身心得到放松,緩解學業(yè)壓力 70.46%
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64.88%
花的錢和時間都“物有所值” 49.88%
能產(chǎn)出可分享的內(nèi)容(如照片、視頻等) 43.75%
其他 0.59%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“第一天扎進洪崖洞、解放碑、八一好吃街;第二天奔赴李子壩、鵝嶺二廠、磁器口;第三天打卡長江索道、南山一棵樹觀景臺,基本每天要跑5至6個景點?!敝袊Q蟠髮W賈明皓在重慶旅游的3天,是“特種兵式旅行”的典型寫照。
在各大社交平臺上,“重慶三日特種兵攻略”“24小時逛遍武漢”等特種兵式旅游教程的視頻、帖子層出不窮?!坝芯W(wǎng)友說‘學生時代的旅行,拼的就是體力’,我也想趁年輕,試試這種‘高效打卡’的感覺?!辟Z明皓表示。
而華南師范大學的楊超是一名典型的“慢旅行愛好者”。外出旅行時,他習慣按自己的節(jié)奏深度感受城市的獨特風情,這份無需追趕時間的愜意,總能讓他從學業(yè)壓力中抽離,真正放松下來。
國慶中秋小長假剛過,近日,中國青年報·中青校媒面向全國高校大學生發(fā)起了一份旅游偏好問卷調(diào)查,了解大學生在特種兵式旅游與深度慢旅行之間的選擇與思考,共回收有效問卷5612份。調(diào)查發(fā)現(xiàn),大學生旅游行為呈現(xiàn)出“快慢并行”的多元格局。51.63%的受訪大學生嘗試過“特種兵式旅游”,其中11.32%經(jīng)常嘗試;66.54%的受訪大學生嘗試過“慢旅行”,其中19.64%經(jīng)常嘗試。
從“趕場”到“慢游”,受訪大學生旅游偏好呈多樣性
如今,大學生旅行已成為普遍現(xiàn)象。中青校媒調(diào)查顯示,受訪大學生的旅行頻率以年均1至2次為主,占比58.78%,3次及以上的占比27.33%,僅一成左右的受訪大學生表示全年無旅行。
在旅途中,賈明皓習慣于將時間規(guī)劃精準到分鐘,早上6點被鬧鐘叫醒,摸黑套上衣服,揣著提前買的全麥面包就沖出青年旅舍。途中即便遇到想停留的瞬間,他也會為了行程咬牙放棄。在李子壩,為了拍到“輕軌穿樓+人像”的“完美”照片,他7點就守在觀景臺;到了鵝嶺二廠,看中手作店的陶瓷小擺件,他摸了摸口袋又看了眼時間,還是攥緊攻略走了,“下一站的磁器口古鎮(zhèn)還在半小時車程外,沒工夫停留”。
中青校媒調(diào)查顯示,受訪大學生選擇特種兵式旅游的主要原因集中于“時間有限”(72.11%)和“預算不足”(50.59%),同時,近三成受訪者還提到“打卡成就感”和“性價比高”。對于賈明皓而言,這是學生身份下的“現(xiàn)實選擇”。身為新聞學專業(yè)的學生,他的課表排得滿滿當當,還有采訪、寫稿等實踐任務(wù),只有周末或短假才能抽出身。預算緊張是他選擇這種旅行方式的另一個重要原因?!啊畬W生黨’旅游全靠生活費,每一分錢都得掰著花。”3天下來,他只花了不到800元,卻打卡了十幾個景點,“這種‘用小錢看更多風景’的感覺特別值”。
相較于“計劃內(nèi)”的行程,旅途中的“偶遇”更讓楊超記憶深刻。去蘇州旅行時,他住的酒店位于姑蘇區(qū)的老街區(qū),“那邊都是保留著江南韻味的老房子,不用特意找網(wǎng)紅街,隨便在巷子里走走都讓人覺著舒服”。出行打車時,他總愛主動跟司機搭話,了解沿途或周邊的小眾景點,方便自己適時調(diào)整行程。“關(guān)于城市的故事和細節(jié),都不是攻略上能查到的。如果一直趕時間,根本沒工夫去了解這些計劃外的美好?!?/p>
西安石油大學的施瀾也熱衷于在旅行的時候,花時間和當?shù)厝肆奶?,民宿老板、手作店主理人、咖啡店店長、農(nóng)家樂老板都是她的聊天對象。回憶起曾經(jīng)在海南長達一個月的度假經(jīng)歷,她時常跟著當?shù)厝艘黄疒s海、抓螃蟹,還去當?shù)厝顺Hサ霓r(nóng)貿(mào)市場逛廟會。她還認識了一位在當?shù)貏?chuàng)業(yè)的首飾店老板。首飾店開在當?shù)氐囊患壹欣?,距離她住的地方不算太遠。施瀾每周都會去一兩次店里,一邊挑珍珠搭配項鏈,一邊和老板聊她的創(chuàng)業(yè)故事。挑完珍珠,她會順便去集市里的水果攤、蔬菜攤轉(zhuǎn)轉(zhuǎn),把在家鄉(xiāng)少有的蓮霧、麒麟果、芭樂、蕃荔枝、黃皮、菠蘿蜜一次性吃個夠。
中青校媒調(diào)查顯示,受訪大學生選擇慢旅行的主要原因包括“注重體驗感”(69.32%)、“避免疲憊”(68.16%)和“放松心情”(60.33%)。此外,“深入了解當?shù)仫L土人情”(52.62%)和“時間充?!保?3.06%)也是慢旅行的重要選擇因素。
作為旅行愛好者,施瀾也曾將兩種旅行方式融合起來?!叭V東旅行的時候,在深圳嚴格執(zhí)行‘特種兵’安排,但到了廣州就變成了喝糖水、逛服裝店的慢節(jié)奏,感受這座城市特有的韻味。”她表示,之所以這么選擇,是因為深圳的住宿、交通成本較高,特種兵式旅行讓花費得以控制在規(guī)劃內(nèi)。
被行程表支配的焦慮是“高效率出游”的另一面
楊超并非一開始就傾向慢旅行。起初,他也想嘗試“密集打卡”,認為“好不容易去一個地方,得多看幾個點才不算虧”,但真正踏上行程后,他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很難跟上密集的時間安排,還時常感到身心俱疲。“快節(jié)奏的旅行像在完成任務(wù),所有時間都耗在路上、耗在打卡上”,趕行程時,他總覺得清單上永遠有下一項安排沒完成,全程緊繃著神經(jīng)。
中青校媒調(diào)查顯示,高強度旅行雖高效,但也給一些人帶來了“出游焦慮”。在經(jīng)歷過“特種兵式旅游”的受訪大學生中,約52.89%表示經(jīng)歷過焦慮,主要原因包括“突發(fā)狀況導致計劃無法完成”(50.77%)、“趕時間擔心錯過景點”(44.59%)、“景點體驗與預期不符”(44.31%)、“規(guī)劃過于緊湊”(43.78%)以及“身心疲憊緊繃”(40.24%)等。
到重慶旅游前一周,賈明皓對著攻略反復核對景點開放時間,“怕漏了哪個必去的地方,甚至半夜爬起來加備注‘磁器口下午五點后人流減少’”。在重慶坐輕軌換乘時,看到站臺電子屏上“下一班列車5分鐘后到達”的提示,他手心直冒冷汗——“要是趕不上這班,后面的行程就全亂了”。
身體與精神上的疲憊也十分直觀。那幾天,賈明皓每天微信步數(shù)都在3萬步以上,晚上脫鞋時,總能發(fā)現(xiàn)腳趾磨起了水泡,一沾地就疼,雙腿酸得像灌了鉛,躺在床上翻個身都費勁?!熬裆细?,全程要盯著手機里的行程表和導航,就算看風景時,也在盤算‘這個景點只能待40分鐘,不然趕不上前往下一站的公交車’?!?/p>
不過,賈明皓認為焦慮與疲憊并未完全掩蓋旅行的快樂。就算再著急,“咬一口剛出鍋的美食,瞬間就覺得值了”;在南山觀景臺沒趕上日落,可夜幕降臨時,“萬家燈火順著山坡鋪開,江面上的游船閃著燈劃過,那種震撼感讓我忘了之前的慌張”。
相較而言,晉中學院的田甜用3天時間“特種兵式打卡”了西安的兵馬俑、陜西歷史博物館、大唐不夜城等8個熱門景點后,對景點的了解依然僅停留在“知道這是歷史遺跡或者熱門打卡地”,比如看兵馬俑只覺得壯觀,對每個俑坑的歷史背景、陶俑細節(jié)其實都沒太搞清楚。盡管她的朋友圈收獲了點贊和關(guān)注,但真正回想起來,大多只留下了淺淺的印象,很少有打動她的細節(jié)。
中青校媒調(diào)查顯示,僅6.14%的經(jīng)歷過“特種兵式旅游”的受訪大學生認為焦慮感“嚴重影響”旅游體驗,而47.07%認為“只有輕微影響”。
隨著出游經(jīng)驗越來越豐富,賈明皓慢慢摸索出了緩解焦慮的辦法?!靶谐滩辉俜置氡貭?,從精確到時、分、秒,改為留出半小時彈性時間,打卡點也從‘越多越好’變成‘挑核心’?!庇幸淮乌s上堵車,他起初特別著急,后來看到路邊賣熱干面的小攤,干脆下車買了一碗,坐在路邊慢慢吃?!翱粗先藗冊跇涫a下下棋,突然覺得行程變動也不是壞事,正好看看當?shù)氐臉幼樱那橐搽S之放松了?!辟Z明皓說。
“不必非此即彼”,受訪大學生靈活切換旅游節(jié)奏
在施瀾看來,想要獲得慢旅行的“滿級體驗感”,前提是需要“足夠的時間和經(jīng)濟支撐”,否則難以實現(xiàn)“心無雜念的沉浸”。而這正是不少受訪大學生對于深度旅行的最大擔憂。
對此,楊超有自己的應(yīng)對方法。每次長途旅行前,他會提前半個月到一個月做兼職,賺夠自己的出行經(jīng)費,盡量不向家里額外伸手要錢。他還偏愛錯峰出行:“可以選擇在大學開學前后去熱門景點,那時候中小學已經(jīng)開學,游客相對較少,酒店和機票價格也更實惠。”
對于想嘗試慢旅行卻擔心“費時間、花錢”的同學,楊超建議從周邊短途游開始:“未必要去遠方,出門吃頓喜歡的飯、逛個公園,給自己喘口氣的時間,這就算是一次很好的慢旅行了。”
如今,賈明皓也發(fā)現(xiàn)了特種兵式旅行難以觸及的“城市細節(jié)”。他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旅行節(jié)奏——將快與慢結(jié)合,根據(jù)出行時間、目的地特點靈活規(guī)劃。短途出行選擇“快旅行”,長途旅行他更愿意選擇“慢旅行”,尤其是去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。現(xiàn)在,即便安排快行程,他也會特意留出“體驗窗口”,“要是再去重慶,我肯定會留半天在嘉陵江邊坐會兒,吹吹江風、吃碗冰粉”。
“兩種旅行方式就像‘快餐和家常菜’,各有各的優(yōu)勢,沒有絕對的好壞。”賈明皓說,如果時間緊張,他依舊會特種兵式感受城市特色;但如今的他也明白,學生時代的旅行不只有“趕行程”這一種模式。“既能趁年輕拼體力,多看看不同地方的風景,也能留些時間靜下心,真正‘走進’一座城市——畢竟旅行的意義,不只是‘去過’,更是‘記得’”。楊超也認為兩種旅行方式“不必非此即彼”:“如果幾個景點離得近,逛完這個走路就能到下一個,那就順路去看看,偶爾趕一下也沒問題?!?/p>
當被問及更傾向的旅游方式時,中青校媒調(diào)查顯示,43.01%的受訪大學生選擇“兩者結(jié)合”,即在部分行程密集打卡,部分時間放松體驗;25.53%受訪者優(yōu)先選擇“慢旅行”,而僅6.33%受訪者優(yōu)先選擇“特種兵式旅游”。此外,25.12%的受訪者會“視具體情況而定”,考慮目的地、同行人或時間等因素。在旅行方式的最終選擇上,61.19%的受訪大學生明確表示會根據(jù)需求靈活切換節(jié)奏。
在施瀾看來,多數(shù)大學生尚未經(jīng)濟獨立,選擇出行方式應(yīng)結(jié)合自己的實際情況。“做好規(guī)劃和攻略,盡量避開國慶、‘五一’等黃金周,利用周末或者沒課的淡季出行。這樣既能滿足出行需求,也能節(jié)省成本?!笔懱岬?,大學生出門可以選擇更實惠的交通方式,充分利用學生票的交通折扣和門票折扣優(yōu)勢。同時,在景點選擇上也可以多選擇花費較少的地方。比如,她喜歡和同伴在陌生城市的街頭citywalk,既不用花錢,還能滿足沉浸式體驗的剛性需求。
現(xiàn)在,在規(guī)劃旅游時,田甜看重時間利用率和體驗感的平衡。當時間有限又想逛遍核心景點,她會選“特種兵式旅游”以避免錯過經(jīng)典;但當節(jié)奏太趕、無法好好感受當下時,就會切換到慢旅行,她認為旅行不是“完成任務(wù)”,放松和體驗同樣重要。
中青校媒調(diào)查發(fā)現(xiàn),“身心放松”(70.46%)、“難忘回憶”(64.88%)和“看到風景”(62.79%)被列為“有價值旅行”的重要特征。正如楊超所說:“旅行的價值不在于跑了多少地方,而在于你是不是真的感受過那個地方?!?/p>
未來,田甜想嘗試“文化主題慢旅行”:“比如再去一次西安,專門花一周時間研究秦腔、皮影戲等非遺項目,去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表演,甚至跟著學一學,既能感受當?shù)匚幕?,又能留下特別的回憶?!?/p>
(文中田甜為化名)
中青報·中青網(wǎng)記者 劉俞希 程思 實習生 羅政 杜小雨來源:中國青年報
(責任編輯:魏金金)